NMOS 一般有三种工作状态,只由
1. 截止
在栅极电压为 0 的时候,漏和源相当于两个阴极相连的二极管,这样使得即使施加漏源电压
2. 导通
当在栅极施加的电压满足
2.1. 形成耗尽层
我们将源极和漏极接地,并在栅极上施加一个正电压。由于源极接地,栅极电压实际上出现在栅极和源极(或漏极,以源级为例)之间,表示为
栅极上的正电压首先导致自由空穴(带正电)从栅极下方的衬底区域(沟道区域)被排斥。这些空穴被向下推入衬底,形成一个新的不含自由载流子的耗尽层。
2.2. 形成反型层
栅源电压除了对衬底中的空穴有排斥作用,对于源级和漏极中的自由电子同样有吸引作用。当栅源电压大于阈值电压
形成沟道之后,栅极和沟道就共同构成了一个以氧化层为介质的平行板电容。我们用氧化物电容
过载电压(有效电压)就是栅源电压和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值。
过载电压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为栅源电压; 为阈值电压
3. 施加漏源电压
在漏源电压为 0 的时候,可以看出沟道处处电压为 0。并且施加于氧化层介质上的电压处处等同于栅源电压
3.1. 线性区
NMOS 线性区
当有
时,说明 NMOS 进入线性区。并且有 ,说明 NMOS 并未进入饱和区。 当我们施加较小的漏源电压时,自由电子从源级向漏极运动,形成了 漏极电流。
长沟道 MOS 器件线性区漏极电流计算式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为工艺跨导参数 由此我们也知道了漏源电阻。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漏源电阻计算式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3.2. 饱和区
NMOS 饱和区
当满足
并且 的时候,NMOS 沟道开始夹断进入饱和区。此时 I-V 关系变为非线性关系,并且由于在感应形成的沟道上的电压差(从夹断点到源)保持在 (也就是夹断之后, ),由此电流保持为常数。
对于长沟道器件而言,当通道开始夹断的时候,漏极电流还需要考虑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对沟道的影响。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NMOS 饱和区的漏极电流计算式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为沟道长度调制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