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线

第一章 天线

1. 天线的定义

天线是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工具,是自由空间和导波装置之间的过渡设备。

2. 天线的类型

2.1. 线天线

线天线

线天线随处可见,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直导线、环形以及螺旋形。环形天线可以是任意形状。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2.2. 口径天线

口径天线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2.3. 阵列天线

阵列天线

阵列天线是指在电气和几何上恰当配置的多辐射元的组合。阵列的配置, 可以利用单元辐射相加, 使得在某个或某些方向给出最大值, 而在其它一些方向给出最小值, 或获得别的所期望的特性。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2.4. 反射器天线

反射器天线

反射器天线是用来发射和接收传播数百万里的信号的。通常使用抛物面反射器。也有其他类型的反射器结构,例如卡塞格伦馈源的抛物面反射器和角形反射器。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2.5. 透镜天线

透镜天线

透镜主要是用来使发散的入射能量平行传播, 以免扩散到不需要的方向上去。透镜的外形和材料选择得当就能将各种形式的发散能量变为平面波。透镜天线的使用场合大多与抛物面反射器相同, 特别是在较高的频率上。当频率比较低时, 透镜的尺寸和百量变得异常庞大。

透镜天线是按照制造它的材料或几何形状来分类的, 下图表示了它的几种形式。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3. 辐射机理

辐射的机理研究的是电磁场如何由源产生,随后又如何沿着传输线和天线传载和导引,最后又如何形成自由空间波,这样一整个过程。

从电压源开始,假设其按照正弦波在传输线上施加电压,则两根导体之间则会产生电场,电场伴随有电力线。电力线会带动电子的移动,从而产生电流,从而产生磁场强度,磁场强度又伴随磁力线,磁力线与磁场相切。

场的激发 1需要电荷,但是场的维持不需要电荷。

图 a 表示,开始的四分之一个周期所建立的电力线,此时臂上的电荷到达最大值。随后电荷开始减弱,可以看作引入负电荷,电力线的方向与最开始的相反。当第一个周期的前半期结束时,一个完整的闭合电力线就已经产生了。

4. 细导线天线的电流分布

从无损耗双导线传输线开始分析。在每一条导线上电荷运动形成行波电流,其电流量为总电流的 。由于导线终点是开放的,于是行波电流在终点处形成全反射,在导线上形成正弦形纯驻波。

对于平衡的双导线传输线的两导线而言,两导线之间的电流数值相等但相位相反。如果之间的距离很小(),那么产生的辐射场之间会相互抵消。当彼此靠得不再很近,辐射场之间无法抵消的时候,系统具有了辐射。

此时的天线为驻波天线,因为振子上的电流为驻波分布。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第二章 天线的基本参数

第二章 天线的基本参数

通过天线的基本参数,能对天线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描述。需要注意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的部分。

1. 方向图

方向图

天线的方向图定义为“天线辐射特性与空间坐标之间的函数图形。大多数方向图是在远场区确定的, 井表示为方向坐标的函数。辐射特性包括辐射强度、场强、相位和极化”。

人们最关心的辐射特性是在半径一定的球面上,随着观察者位置的变化,辐射能量在三维空间的分布。

半径恒定时接收功率描绘的图形称为功率方向图,而在半径一定时,电场 (或磁场) 在空间随方向变化的图形称为场方向图。在大多数实际应用场合中, 几个 (方位角)值一定以 (俯仰角)为变量的方向图, 加上几个 值一定以 为变量的方向图, 可给出大部分必要的有用数据。

1. 各向同性、定向性和全向性方向图

各向同性辐射器是一种“在所有方向的辐射都相同的假想天线”。与之相对的是定向天线,“在不同方向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能力各不相同”。

上图是定向性天线的方向图。可以看出,在方位面是无方向性的,在俯仰面是有方向性的。这种方向图称为全向性方向图。全向性方向图是定向性方向图的一种特殊形式。

2. 主面方向图

人们常用 E 面和 H 面 (即主面) 的方向图来描述天线性能。对于线极化天线, “包含电场矢量和最大辐射方向的平面”定义为 E 面, “包含磁场矢量和最大福射方向的平面”定义为 H 面。

3. 方向图的波瓣

波瓣

方向图的各个部分叫做波瓣,它可细分为主瓣、副瓣、旁瓣和背瓣。辐射波瓣是“以辐射强度相当弱的方向为界限划分的方向图的各个部分”。

1. 主瓣和副瓣

主瓣

主瓣定义为包含最大辐射方向的辐射波瓣。可以有一个以上的主瓣。主瓣以外的波瓣都是副瓣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副瓣

副瓣电平通常由所讨论的副瓣与主瓣功率密度之比来表示, 此比值通常叫做旁瓣比或旁瓣电平。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2. 旁瓣

旁瓣

旁瓣是“在某个不需要的方向上出现的辐射波瓣” (通常是指在主波束所在半球内与主瓣毗邻的波瓣)。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4. 场的分区

通常把天线周围的空间细分为三个区域:感应近场区、辐射近场区、远场区。跨过场区之间边界的时候,场结构没有急剧的突变,但是不同场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

感应近场区

感应近场区是感应场占支配地位,紧靠着天线周围的区域。

对于大多数天线,此区域的外边界为离天线表面的距离为,

感应近场区外边界距离计算式

为天线的最大尺寸; 为波长。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辐射近场区

辐射近场区为感应近场区与远场区之间的区域, 这个区域内辐射场起主要作用,而且场的角向分布与距离有关。按照类似的光学术语,有时将在无限远处聚焦的天线的辐射近场区称为菲涅尔区。如果天线的最大尺寸远小于波长, 可以没有这种场区。

辐射近场区内边界距离为,

辐射近场区内边界距离计算式

为天线最大尺寸; 为波长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外边界距离为,

辐射近场区外边界距离计算式

为天线最大尺寸; 为波长。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Transclude of 远场区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2. 极化

极化

极化(Polarization)是指电磁波中电场矢量(电场强度)的振动方向随时间的变化方式。简单来说,极化描述了电磁波的电场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振动。极化是电磁波的一个基本特性,影响电波的传播特性和如何与物体(如天线、材料)相互作用。

1. 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1.1. 线极化

1.2. 圆极化

只有当两分量

2. 极化损耗因子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

指向原始笔记的链接